《真實的江澤民》(77)
——0.4%家庭佔有70%國民財富 高幹子女佔據億元戶的91% 貧富懸殊達「危險」水平
中國總理溫家寶2011年6月1日在東京接受日本廣播協會(NHK)電視台專訪中提到「中國發展不平衡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城鄉之間、地區之間存在貧富差距,個人收入之間也存在貧富差距。坦率地講,這種差距還有拉大的現象。一個社會如果財富只集中在少數人手裡,那麼注定這個社會是不公平的,因而它也是不穩定的。」(大紀元合成圖片)
【大紀元2013年09月01日訊】
《真實的江澤民》第七章 江澤民的GDP
第九節 貧富分化
在短短20多年的時間裏,中國已經從一個平均主義盛行的國家,轉變為貧富差距擴大現象嚴重、收入差距超過國際上中等不平等程度的國家。
貧富懸殊達「危險」水平
2010年4月26日,第十一屆北京國際車展已經進行至第四天,各大頂級豪華品牌現場成交金額已經超過1.3億元,並且在現場購車的用戶中有不少是80後的年輕富豪(或稱為富二代)。其中包括價值3800萬的布加迪威航,蘭博基尼已經售出三台單價達760萬的LP670-4SV,車展首發的世爵LM85限量版和阿斯頓馬丁Rapide分別售出了一台和五台,法拉利和瑪莎拉蒂展台的展車已經被搶購一空,加長悍馬和勞倫士奔馳也都收到了不少訂單。
在中國社會的另一端,在廣州的一個典型城中村裡,街道狹窄、電線滿天掛、污水垃圾橫行霸道、各色人等雜亂、房子潮濕且缺乏光線,但很多外地來的農民工卻願意住在城中村裡;他們的房子裡大多空蕩蕩的,一般城市人家裏「理所當然」擁有的洗衣機、冰箱、空調等,他們都沒有。
數據也反映了中國的貧富懸殊問題。世界銀行測算,2009年中國的基尼係數(Gini coefficient)是0.47。基尼係數越低代表貧富越不懸殊,0代表社會的分配完全公平;1代表社會的分配徹底不公平。改革開放以來,中國的基尼係數逐年上升,直到10年前達到0.4的「危險」水平;之後,儘管中國政府出台了許多提升低下階層老百姓收入的政策,但還是遏制不了基尼係數的上升趨勢,並持續上升到目前的0.47。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統計數字,占總人口20%的最貧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費的份額只有4.7%,而占總人口20%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費的份額高達50%。
在西方發達國家,最富裕的20%人口的財富一般是最貧困的20%人口的6-7倍,在美國,這個比例為10倍。國家統計局2002年的抽樣調查顯示,中國20%最高收入家庭與20%最低收入家庭的差距是15倍。城鎮收入最高的20%家庭的人均年收入是收入最低20%家庭的5.08倍;收入最高的10%家庭為收入最低10%家庭的7.9倍,比1992年擴大了4.6倍。現實生活中可感受到的貧富差距遠遠高於平均數字,低於平均收入水平的困難群體正在擴大。從收入差距的形成和變化來看,貧富差距在近10年中越拉越大,社會已出現兩極分化的特徵。1988年城鎮居民貨幣收入的基尼係數為0.23,1995年達至0.33,2000年又比1995年上升了10%-15%,收入差距擴大的速度甚至已超過了農村。
2010年5月13日聯合早報的報導,按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所長、中國勞動學會薪酬專業委員會會長蘇海南的看法,中國收入差距正呈現全範圍多層次的擴大趨勢。具體而言,城鄉居民收入比達到3.3倍,比城鄉收入比的國際最高指數2倍左右還超出一截;中國工資最高與工資最低行業職工工資差距是15倍左右;上市國企高管與一線職工的收入差距在18倍左右;國有企業高管與社會平均工資相差128倍。
0.4%家庭佔有70%國民財富
2007年5月,波士頓諮詢公司發佈的《2006全球財富報告》指出,在中國,0.4%的家庭佔有70%的國民財富;而在日本、澳大利亞等成熟市場,一般是5%的家庭控制國家50%—60%的財富。
請關注大紀元的廣告商家,向朋友推薦大紀元,感謝您的支持!
本文網址: http://epochtimes.com/b5/13/9/1/n3954067.htm溫家寶曾一語道破中國社會不穩定的根源-.html 美東時間: 2013-08-31 15:46:37 PM
【萬年曆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