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大樹區佛光山開山宗長:星雲法師
檢視圖片
釋星雲(1927年8月19日-,俗名李國深),生於中國江蘇江都(在今揚州市),為臨濟宗第四十八代傳人。佛光山開山宗長,國際佛光會的創辦人。現任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長、世界佛教徒友誼會榮譽會長。在佛光山、國際佛光會被尊稱星雲大師。
1949年初遷居台灣。曾主編《人生》月刊、《今日佛教》、《覺世》旬刊等佛教刊物。1967年創辦佛光山,致力推廣文化、教育、慈善等事業,先後在世界各地創設的寺院道場達200所以上、佛教學院設立16所,並創辦普門中學、南華大學、佛光大學、美國西來大學推廣社會教育,及創辦人間福報、人間衛視。1985年卸下佛光山宗長一職,之後創辦國際佛光會——1992年創立,該組織2003年起為聯合國非政府組織正式成員。
2.陶藝家:林昭地
檢視圖片
居住於高雄市大樹區的林昭地先生,於民國八十九年榮獲中興文藝獎章特別貢獻獎,因父親林火生先生,在沙鹿區金福興商會擔任陶器工廠陶工的緣故,出生於台中市沙鹿區的林家四兄弟全投入陶業生產行列。沙鹿地區是日治時代晚期台灣陶器重要產地之一,林昭地先生陶藝技能即是啟蒙於此。
自幼熱愛陶藝,十三歲開始傳襲父親習陶土捏製,至今近六十年之久,擁有第一手傳統手拉坯技藝。從最小的水滴大到 12 斗的水缸、從生活用具到祭祀用皿的製作,無不熟稔,對於農業社會陶製器物的器制、出處、產地,均耳熟能詳道,獨具特色風格,而且林昭地是目前全台仍以「全台轆轤」(即俗稱「珠仔車」)做陶的人,其自製珠仔車以棕蓑和泥做成,重達兩三百斤。
由於他偏愛燒製有古早味的陶器,作品不喜上釉,保持原色,燒製過程中有源自於柴火、落灰所形成的流紋、火紋,以致陶器紋路如「紫火行雲」,因此被陶藝界喻為「紫雲燒」,作品色澤自然、古典、溫潤,令人發思古之幽情是作品最大特色。林昭地先生感嘆社會快速變遷下多數早期生活用器皿已不復見,為了在文化保存與教育略盡棉薄之力,林昭地老師燒製一批早期生活中的陶器作為標本,並成立陶藝館展示,在文史層面的台灣陶瓷發展史,陶瓷造型、技法、用途等研究上,深具意義。近年來由於陶器不再如從前的被廣泛使用,因此製陶人才紛紛改行他就。然而林昭地卻依舊執著於本行,他期望這種鄉土工藝薪傳有人,所以乃不求代價的教導有志學習手拉坯的後進。倘若能夠走一趟林昭地陶藝館,一定能夠讓你如入寶山,且滿載而歸。
3.畫家劉啟祥
檢視圖片
劉啟祥,1910 年出生於台南縣柳營鄉的第一世家中,父親為聲望卓著的仕紳。十三歲時父親即過世。劉啟祥上公學校時受到美術老師陳庚金的賞識,引發他學習繪畫的興趣。畢業後赴日就學,期間利用課餘勤力學畫,1928 年考入東京文化學院美術部洋畫科。
自日本文化學院畢業後,返台曾在日日新報社舉行首次個展。隨後與楊三郎同船赴歐。歐洲的藝術氣氛與大師作品都讓劉啟祥沈醉,更激發出他的雄心,孜孜不息於繪事,繪畫更融成他生命的一部分。
1935 年左右,劉啟祥重返東京,並在日本結婚。台灣光復後攜眷回到台南故鄉定居。劉啟祥由於看到當時台灣南部的文化氣氛過於冷清,劉啟祥於1948年遷居高雄大樹,一方面創作,一方面指導當地的業餘畫家與愛好者,並和一群畫家共組「高雄美術研究會」,並對台灣的美術教育、美術風氣推動給予熱誠的關心與贊助,使沈寂的南台灣畫壇有一塊豐美的水草地,而劉啟祥也逐漸成為南台灣畫壇的靈魂人物。1953年再組「台灣南部美術協會」,積極展開南台灣的美術教育工作。1966年,劉啟祥更成立「啟祥美術研究所」,被南部美術教育界尊為「藝術的導師」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