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吳習會,吳伯雄當著習近平的面,說「馬英九是中華民國總統」,「當然忠於中華民國」。輿論說,這句話是「吳習會」的「重中之重」;其「重」不在馬英九這個人,而是「中華民國」這個國家。
吳伯雄承認是代表馬英九,這便形同馬英九藉吳伯雄之口,向習近平展示,他對兩岸關係的政治底牌──不論是「一中原則」、「一中框架」,或如前些時習近平所稱「中華民族復興」,中華民國必須在其中。
由「淡水區」步向「深水區」,以及雙方政治對話時,若少了中華民國存在的前提,那就只能是大陸的單方面獨白了。
兩岸關係從武力對峙,轉向到和平發展,為了展現和平心意,雙方咬文嚼字玩文字遊戲已廿多年;大陸創造的名詞如「一國兩制」、「一中原則」、「一中框架」;台灣有「一中各表」、「兩岸關係」。吳伯雄和習近平見面時,又多了「一中架構」,據吳伯雄說,習近平聽了還很高興。
彼此儘管笑臉相向,對方腦子裡在想什麼,都清清楚楚。「一國兩制」的「一國」,當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,中華民國「國」沒了,只剩「制」。
這些年來,大陸為使台灣人接受「一國」,經濟上讓了許多利,有人說,這是「溫水煮青蛙」,但台灣人贊成統一的人反而下降,可見「溫水」越煮越不熱,倒成為「冷水」。說明台灣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有疑慮的。
中共要求「討論政治」,說可以從民間談起;馬英九回應說:「兩岸民間談政治,老早就有了。」馬英九是在裝傻,因為台灣的「民間政治」,不是中共所要的那一種,台灣的那種談法,在大陸是會坐牢的。
大陸要從「一中」、「一國」起步,但她又不承認「中華民國」,那麼「討論政治」,豈不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討論會嗎?
中共夠大、夠強,中華民國不太可能反攻大陸,對她也沒有威脅。她不承認中華民國,是件不可理解的事。
中共只需跨出一步,將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,化為她在現在與將來的中國中應有地位,「中國」的餅會更大,歷史的視野會更遼闊。否則,中華民國就只好「不統、不獨,維持現狀」。
習近平說:「兩岸不要在涉外事務上消耗。」但台灣無能消耗大陸,倒是覺得常被大陸消耗。譬如,台灣選手難得在國際競賽得勝,大會演奏的不是國歌,而是「國旗歌」;升起的不是國旗,而是「梅花旗」,背後誰在阻撓?當台灣人民因此而感到心酸時,不信大陸人民會很高興。
兩岸欲向「中」聚攏,談統不如談合,「不要在涉外事務上消耗」是「合」的方向之一。
準此以觀,「一中原則 」,「一中框架」裡還可以添很多元素進去。
民進黨在台灣也消耗中華民國,是極不智的。台灣內部贊成獨立和贊成統一的人數,同時呈現下降。北京對中華民國還繞著舌根,說些好聽話,對台獨卻一直是鐵著臉反對。形勢這麼清楚,民進黨除了擁護中華民國,哪裡還有別路?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 Five Filters recommends: 'You Say What You Like,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' - http://www.medialens.org/index.php/alerts/alert-archive/alerts-2013/731-you-say-what-you-like-because-they-like-what-you-say.html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