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聯合晚報╱記者王彩鸝╱台北報導】
 |
東勢國中黃子瑜,分享她透過學校的適性輔導,讓她覺得興趣與職業是可以並進的。 記者趙文彬/攝影 |
|
十二年國教明年上路,鼓勵15歲國中生「擇其所愛」選擇適合自己的高中職或五專,萬一讀了才發現適應不良或興趣不符,教育部長蔣偉寧今天表示,未來有「轉銜機制」可以解決,包括校內轉科和校際轉學,但轉科或轉學方式和目前的轉學考不同,以申請為原則,評估學生興趣、性向和能力,不以分數為主要考量。
教育部今天舉辦十二年國教「活化教學、適性輔導」記者會,由蔣偉寧親自主持。有記者提問,要15歲國中生就決定未來人生道路,是否太早?蔣偉寧以他德國友人孩子的經驗說,德國學生在小六就開始分流,現在更提早至小四,而且決定後很難轉銜,他好朋友的小孩走技職路後,直到26歲才有機會轉到一般大學。
蔣偉寧表示,只要國中端做好適性輔導,15歲決定走學術或技職是適當的年齡,但仍要保留一定的彈性,讓入學後真的適應不良或興趣不符的學生,有暢通的轉銜機制,包括校內和校際間的轉銜。
他強調,轉銜機制是依學生的興趣、性向和能力來評估,比如說想轉的科別需要動手做的能力,會評估學生是否具備這些能力。至於轉至普通高中是否要考試,教育部還要進一步評估,但制度的設計不能讓學生又一窩蜂轉到明星高中。
據教育部國教署初步規畫,各校會先成立轉學輔導委員會,評估學生轉校或轉科申請,如確有必要,再透過縣市輔導轉銜。
蔣偉寧說,國中活化教學和適性輔導,攸關十二年國教的成敗,國中老師教學要活化,不只是「教好」,而是讓學生「學會」。教育部規畫,103學年度全國936所國中,每校至少一個學習領域要採分組合作學習,也就是要打破上課排排坐,學生只聽老師講課的方式。
轉科轉學?要有缺額才行
【聯合晚報╱記者王彩鸝╱台北報導】
國教署高中職組副組長蔡志明說明,已擬定「適性轉科組及轉學作業要點」,等母法高級中等教育法通過後,預定103年學年度實施。針對該要點,同科不能轉科,且要有缺額才能收轉科生;至於一般高中的轉學,則是舉辦轉學考試,前提也是要高中要有缺額,才能招收轉學生。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 Five Filters recommends: 'You Say What You Like,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' - http://www.medialens.org/index.php/alerts/alert-archive/alerts-2013/731-you-say-what-you-like-because-they-like-what-you-say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