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作者/阮文非】
投資人最愛跟隨巴菲特的腳步做投資決定,因此其投資旗艦─柏克夏海瑟威每一季向美國證管會報備的資料,都是市場的焦點。有人說巴菲特的投資方式,其實更像一位企業家的思惟,若以這個角度來看,那麼香港人稱「超人」的亞洲首富李嘉誠投資動向,也應該同樣是投資人要關心的焦點,尤其對台灣投資人來說,巴菲特有點遙遠,李超人反而更「親近」一點。
兩岸經貿愈來愈密切,但李超人近年開始把資金從香港轉去投資歐美,近期公布的PMI數據正好顯示歐美景氣優於亞洲。雖然他近年投資歐美的金額,與其長和系(長江實業與主要子公司和記黃埔的統稱)集團資產相比不算什麼,但規模仍相當可觀。這一實際行動所透露出來的訊息,恐怕更關乎台灣投資人該如何看待兩岸經濟前景。
|
兩岸經貿愈來愈密切,李超人近年開始把資金從香港轉去投資歐美,近期公布數據正好顯示歐美景氣優於亞洲,恐怕更關乎台灣投資人該如何看待兩岸經濟前景 |
|
李超人非浪得虛名
李嘉誠之所以被稱為超人,是他幾乎在每一起交易的買賣點神準得讓人佩服。最讓人津津樂道的,當然是1999年科網股泡沫達至高峰時,賣出歐洲電信資產Orange而狂賺逾百億美元,結果科網股泡沫在交易後沒多久後就爆破,連他自己都說這是他「最驕傲的交易」。到2007年、也就是金融海嘯前一年時,全球投資人為賺錢太容易而瘋狂的時候,他賣出印度第4大電信運營商HE的67%股份,進帳190億美元,其後發生什麼事就不多贅言。
做為投資人或商人,偶爾猜對一兩次,通常是運氣成分多於眼光,但如果「臆則屢中」則肯定是眼光獨到。曾有人問過李超人何以眼光如此神準,他回答說,自己沒以最高或最低點,來做為買賣的思考點或以此為目標,而是強調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有一個價,這個價不會無止境的往上漲或下跌,他只是根據自己所認定的價格是否合理來做投資決定!其對價值的看法,跟巴菲特的價值型投資有異曲同工之妙。 現在大家都說全球經濟好轉,聯準會有意讓QE退場就是例證。前一陣子G8領袖開會時,英國首相卡麥隆的幕僚向媒體透露,各國領袖在會中認為,全球經濟最壞時刻已經過去。可是,最壞的時刻過去,不代表好的就立即來。
尤其聯準會可能退場,引發資金大舉從新興市場撤出,這除了資金面的問題外,似乎也跟經濟面有關,否則全球經濟要好轉,新興市場不是應該最能反映出來嗎?至少過去不少專家和媒體輿論是灌輸我們這樣的看法。
不看好中、港經濟
可是,目前全球經濟其實在呈現各自表現的情況,即有人好轉、也有人變壞。這至少從最近的歐美與亞洲的採購經理人指數(PMI)表現各異可見一斑。像歐元區6月製造業PMI從5月的48.3點上升至48.8點,雖然就只增加那麼一丁點,並且仍處在50臨界點以下(指數低於50點反映製造業景氣萎縮,超過50點則為成長),但已創下16個月來新高;美國供應管理協會(ISM)的6月製造業景氣指數(性質跟PMI一樣),則從5月的49點回升到50.9點。
但反過來看亞洲,中國官方與民間各自公布的6月PMI就情況不妙,官方PMI從5月的50.8點下降至50.1點,幾乎到了臨界點;而匯豐PMI更下降至48.2點,創9個月新低。官民兩版PMI的差異是,官方PMI的採樣對象為國營企業,匯豐則以中小企業為對象;這下好了,中國從大中小各層企業的景氣都出現滑落,情況讓人憂心。至於南韓6月PMI受日圓貶值影響其出口競爭力的衝擊,從5月的51.1點下跌至49.4點,為5個月來首度跌破50臨界點;就連台灣的6月PMI也從55.3點下跌至53.6點。
【完整內容請見《非凡商業周刊》2013/07/05No.839】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 Five Filters recommends: 'You Say What You Like,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' - http://www.medialens.org/index.php/alerts/alert-archive/alerts-2013/731-you-say-what-you-like-because-they-like-what-you-say.html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