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出現的經濟困境為我們帶來的教訓就是歷史依然管用;每一次的經濟危機,其間都有相似之處。然而經濟本身也會隨著時間而改變,而且有時還會發生基本改變。因此美國在21世紀究竟會有哪些不同?
我所提出的最重要答案,就是「壟斷租值(monopoly rent)」的重要性越來越高,亦即:企業獲利並不代表投資報酬,而是在反映企業支配市場而產生的價值。這種支配利益有時是企業理所應得,有時卻不然。但不論是何種形式,「壟斷租值」的重要性不斷提高,會在獲利與生產之間造成新的脫鉤現象,而且可能成為使經濟低迷拖長的因素之一。
要了解我的論點,可以想一想兩個不同時代的代表性企業有何差異:亦即1950-60年代的通用汽車,與今天的蘋果公司。
通用汽車在全盛時期的確擁有強大的市場能力,但公司價值主要來自於產能;通用當時擁有數百座工廠,員工數也占全國非農業就業人口的1%。
相對來看,蘋果公司與實體世界的關聯似乎甚低。蘋果股價的總市值很高,在全美數一數二,然而蘋果的員工數還不到美國非農業就業人數的0.05%。原因之一是蘋果幾乎將所有的生產都委由國外廠商執行;然而中國大陸的代工廠從蘋果產品銷售額中所賺的錢,卻遠比蘋果公司少。消費者對蘋果產品所付的價格,與產品的生產成本幾無關聯。
其他許多科技及金融業者過去都有類似情況。這些企業的獲利中,有許多看起來都像「壟斷租值」,估計約占企業總盈餘的30%左右。不論這些企業是否應該取得這種特殊地位,然而當企業獲利主要是在反映公司在市場上所擁有的力量,而非生產活動時,經濟便會受到影響,而且絕非正面影響。
大約從2000年開始,所得分配方式出現重大的轉變,亦即工資占所得的比例下降,獲利占所得的比例上升。令人百思不解的是:既然獲利提高且資金成本又非常低,為何沒有出現企業投資熱潮?
如果獲利增加其實是在反映「壟斷租值」而非投資報酬,這個問題就不難理解了。一個獲利豐厚的獨占者,沒有理由要擴大產能,顯然也覺得沒必要再投資。如果「壟斷租值」的重要性不斷提高,結果也會同時壓縮工資及投資報酬。
這對整體經濟當然不好。如果勞工薪資占國民總所得的比例下降,將使家庭所得及支出降低;企業儘管獲利增加,但缺乏投資的誘因。如此一來需求將持續低迷。這也是目前經濟復甦力道疲弱的肇因之一。
由於企業獲利與生產脫鉤的情況越來越嚴重,因此在當前經濟仍然低迷之際,仍高度需要擴張性的貨幣與財政政策。
(作者Paul Krugman是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、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)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 Five Filters recommends: 'You Say What You Like,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' - http://www.medialens.org/index.php/alerts/alert-archive/alerts-2013/731-you-say-what-you-like-because-they-like-what-you-say.html
留言列表